毫无意外地,结婚率又创新低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民政部官网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统计量为683.3万对。
光看数字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但如果知道在2013年结婚登记量为1346.93万对,就不难看出十年后的现在结婚人数已经近乎“腰斩”。
这是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37年来的历史新低。
在我们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结婚率逐年走低,会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的人口结构,于是政府部门和社会都表现出高度重视,推出各项措施鼓励结婚生育。
当政策大环境都在催婚催生,父母长辈都在感叹“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结婚了”的时候,
年轻人在想的是:
“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结婚了?
现实层面
首先是现实层面上的原因,社会背景和环境给结婚率带去了影响。
1.经济压力和就业情况
为什么不结婚——最直接的理由就是经济问题,钱不够。
随着就业情况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年轻人更难以承受结婚所面临的经济负担。他们普遍期望在经济上稳定后再考虑结婚和成立家庭。
具体到某个个体,男性因为经济压力而未婚,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房买车,不被看中从而变成单身;部分女性则可能是想通过婚姻改善经济现状却不被看中,而经济独立的事业型女性结婚意愿未必高,对伴侣的期许通常更高。
2.社会压力与家庭关系
很多年轻人认为结婚只是一种社会上的普遍期望,而这和他们的真实意愿相去甚远,于是,有人因为社会压力或家庭的期望而选择结婚,自然也有相反的人更愿意追求自由和独立,保持单身。
3.生活成本和婚姻成本
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结婚和家庭生活的支出变得越来越高。房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都是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主要支出。这些经济因素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选择不结婚。
心理层面
除了现实面上的原因,当代年轻人的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其家庭和亲密关系的情况也会对结婚率的下降产生影响。
1.个性和价值追求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价值实现,对于个人发展和追求越来越重视,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职业、教育和自我实现,而不是选择婚姻和家庭生活。
此外,年轻人还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和评估,这保证他们所做出的任何决策基于自身的理智和现实考虑,慎重选择是否结婚。如果他们热衷于自我主张,崇尚独立自由的状态,更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性,就可能会将传统婚姻看作束缚,对婚姻的态度有所保留。
2.婚姻风险和对婚姻的期望
王尔德说,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结婚。
身边个案婚姻关系的失败和离婚率的增加会让很多年轻人感到胆怯,他们担心婚姻的阴影,对婚姻充满担忧,原本意味着相互绑定的婚姻,在当下看来,很多人却更害怕婚姻状况的不稳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由于婚姻前景的不明朗性,有人会选择相对中立,甚至是消极的态度。
更何况,社会观念也在这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和想法,更容易接受多元和非传统的家庭模式。婚姻的意义和定义已经逐渐发生了改变。
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说到底,为什么非要结婚,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婚率下降不仅仅是某个群体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对于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发展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结婚和单身都没有错,都是个人选择自由。此处讨论结婚的意义,并非意指结婚是个必选项,而是想说明:如果一个人选择结婚,更可能或更应该是基于以下考量作出的决定。
首先是法律层面的支持与认可。
结婚是指两个人互相承诺为配偶,并获得法律地位的过程。它的意义是建立家庭,共同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经济、情感和实质上的相互支持。
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包括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禁止家庭暴力、生育子女等等。
婚姻的建立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
诚然,我们不应该把婚姻简单地归纳为资源整合,它是一个远比这复杂的一个社会、文化的行为。
但无可否认,婚姻在实际上会促进某程度上的资源整合,并且能够实现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高度。
参与婚姻的双方可以共同贡献他们的经济资源、时间、知识、技能和情感支持。这些资源的整合可以让夫妻双方在各方面更加强大,更加有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婚姻也可以带来社会资源和支持,如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网络等,这些可以共同帮助夫妻双方在职业和社交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婚姻的意义在于仪式感和归属感。
婚姻是爱情的延续和升华,包含着仪式感和归属感。
办过婚礼的人都清楚过程有多麻烦,但婚礼作为一个重要的婚姻仪式,确实使夫妻双方的爱情得到了公开和祝福,也让夫妻的爱情正式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这种仪式感本身就可以增进夫妻感情的亲密。
此外,婚姻也给两个人带来了归属感,让彼此确认自己是新组成家庭的一部分,有了相互扶持和情感支持的依靠,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创造出更加稳定和幸福的生活和关系。
婚姻未必有爱情的浪漫,更多的是烟火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中,有时会让人厌倦和失望。
但婚姻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父母终将老去,朋友聚散无常,陪伴你到最后的,就是你所选择的相濡以沫的伴侣。
婚姻本来就可以很朴素,它的意义就在于某个加班的晚上,你忙前忙后的间隙,忽然想起家里还亮着一盏温暖的灯光,有个相互牵挂的人,在等你回家吃上一口热饭……
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
婚姻率逐年下降是现实,任凭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可以预见将会对未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但催婚催生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都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期望,我们应该致力于构建和维持更宽容的社会环境,给予每个人更多选择的自由。
说到底,没有人对幸福过敏。绝大多数人抗拒的不是婚姻,他们拒绝的只是被迫结婚。
单身和结婚都是选择,都属于个人自由。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保持对各种可能性开放的态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配套资源,尊重并鼓励人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