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羊群效应对挽回的启示

《怪诞行为学》这本书提到一个观点是“自我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我们都听说过,指从众心理。其本质是我们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但面对决策时,由于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选择跟随,这被认为是安全的。

例如我知道很多人靠买股票赚到了钱,可我不懂股票知识,怎么办?这时候安全快捷的做法就是,跟风买,哪只股买的人最多,就入手那只。

羊群效应有它的积极面,比如节约决策资源,即使不需要拥有相关知识,只靠搭便车确实也让人得到某些收益,而其消极面也是很明显的,比如你的决策很容易被人操控,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即使“专家”指向的是万丈深渊,你也会不假思索地往下跳。

羊群效应指的是跟风从众,那么自我羊群效应又是怎么回事呢?一个人怎么产生羊群效应?原来这是指我们的行为,容易受到之前行为的影响。面对新决策时,不加思考地采取以往的选择,最后形成习惯,这就是自我羊群效应。

书中以星巴克的咖啡作为例子——曾经的你觉得星巴克咖啡的价格简直是宰客,但由于一次偶然聚会的机会,你走进了点了一杯咖啡。一周后,你再次经过星巴克,此时你突然又想喝咖啡了。

理性的消费思考过程,应该是对比星巴克咖啡能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受,和普通咖啡能给你带来的快乐,结合价格考虑,最终得出结论,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但此时你思考偷了个懒,因为上次已经尝试过了,并且感觉不错,于是你又不自觉地走进去点了一杯咖啡。

最后,你不知不觉成了星巴克的常客,普通的咖啡已经喝不下去了。直到养成习惯后,你都不明白到底这个习惯是怎么形成的,你也忘了曾经的自己,是有多嫌弃它的高价格。这就是自我羊群效应。

想想你的行为和决策,很多时候你以为都是自己的决定,其实都是在潜意识中被操控着。比如中午吃饭常去的那家餐厅,会不会只是因为第一次去的时候他们家在搞吃饭送饮料的活动,你尝试了,发现味道不算差,后来就成了常客?

既然它之前给我带来的感受不算差,那我就可能在面对决策时,把它当成第一选择。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决策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细小琐碎的,比如中午吃什么,出去吃还是点外卖,吃哪家的,这些都在占用我们思考资源,而为了偷懒,我们常有可能选择以往尝试过安全的选项。

以后每次想起来,你都觉得是自己的决策,是你在选择那家餐厅。可事实就是当初那家餐厅发出的诱饵,让你成了领头的那只羊,之后的每一次,你都只是在追随上一次的决策而已。

现在你已经明白“自我羊群效应”的意思,以及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可这有什么用?我知道即使你懂得道理,下次喝咖啡的时候,还是会选择星巴克,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不再容易接受别的口味,哪怕它们的性价比也许更高。可是至少你在下次即将再成为跟随自己那只羊的时候,会多思考一步,这件东西是不是我所需要的,是不是非它不可。

感情用事的短期决定,可能成为以后长期决定的锚点,影响和改变我们其他更多的长期决定,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叠层”。下次你在喝星巴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缺一台MacBook?会不会觉得缺一只手表?或者缺一个放在旁边的名牌包包?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已经掉进万恶的资本主义消费陷阱了,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啊。你看知识真的就是力量,要是你不懂自我羊群效应,就糊里糊涂上当了,刷爆了信用卡去过精致生活,结果还以为一切都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是自己的选择。

可如果你是在挽回,那角色就该转换过来了。思考的方向就变成“怎么做才能使对方产生自我羊群效应”?

方法简单得很。先放出足够吸引的诱饵,让他上钩一次后,感受到过程的愉悦。只要那次接触带给他的感受不算差,那他以后就更可能在面对决策时,继续重复之前的行为。

比如你们约出来吃饭,结果不错聊得挺开心,那下次他落单了想找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更有可能想起你。

比如最初他可能只是因为找不到队友才邀你打游戏,结果发现你不仅不坑,还是个神队友,给出一堆助攻分分钟打赢不操心,下次他再开游戏的时候,就更有可能主动邀你一起玩。

自我羊群效应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全看你如何看待和应用。人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有趣的是,我们却常常高估自己的理性。你选择的,真的是你心之所向吗?挽回或追求时,又能不能利用这个效应先抛下心理锚点?不断情绪叠层的最后,产生的就是吸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