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只在新闻中出现时,人们会预防,不会过分担心。
可一旦身边被报道有案例,恐慌的情绪,就会一触即发。
今天后台就收到这么一条消息:
“老师,自从知道我们小区出现案例后,我很害怕,突然就好像生病了,浑身不自在,呼吸都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病毒,我是不是该去医院看看?但又很怕被隔离……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本来活蹦乱跳认为疾病距离自己很远的,在听到消息后就变得病恹恹了,是后知后觉还是神经过敏?如果在得知消息前,你从未出现任何症状,那么极有可能只是因为想太多。
焦虑和惊恐发作,是在面对突发疫情时人们常有的心理症状,常表现为心悸、多汗,短暂的呼吸急促等,就像提问者所说的“呼吸都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病毒”。
判断是不是疾病很简单,当然上医院检查是最好的,但在此前,最好是先自检——我们都明白医院现在才是最危险的地方,没生病就别没事往医院跑了。
试试先做自我正念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确保自己不被打扰的同时,保持舒服的姿势,感受气流进出身体时腹部的起伏变化,可能你偶尔会走神,别担心,试图把注意力拉回来,注意不要让自己睡着,然后认真感受下,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感到不适吗?之前觉得不舒服的地方,现在是不是仍然有不适感?
只要坚持十多分钟,通过一个个地方的观察和排除,由焦虑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往往就能消失大半。只要安静下来不再恐慌,我们就能知道,到底是真的身体出现了症状,还是心理作用了。
过分关注自己是不是患病,反复地检查症状,时不时就想往医院跑,都是不理智的行为,不仅占用医疗资源,并且也让自身得病的风险大大提高。面对疫情当前,每个普通人该做好的事还是自我隔离,保持心境的平稳,不要陷入惊恐发作中。
当然了,如果症状在多次自我调整后仍然无法消除,并后续出现发烧、手脚乏力、干咳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了。
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两者同样都需要得到重视,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场战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