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个问题,挺普遍的,就是挽回者都挺害怕出现「突发状况」,并且会因此而焦虑、紧张、不知所措。
可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可预料,哪怕大方向上能做到预判,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对话情景,这时候挽回者可能就慌了: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怎么你不按剧本来呢!
今天,就想来谈谈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要怎么处理好。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出乎意料”这件事情,是情理之中。看起来好像有点难理解,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事物总是在变化发展中的,而不管你怎样尽可能多地去把握信息,试图掌控全局,可出乎意料的事还是有发生的可能。
你必须要接受意外的存在,意外是消灭不了的。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乌鸦是黑色的。那么现在我说“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这句话,对吗?
乍一想,没毛病啊,对吧。可你再仔细想想,要证实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那我们就必须把世上所有的乌鸦都抓过来,一只只看过,都是黑的,这命题才成立。不仅这样,我们还要把过去已经出现过的、未来准备出现却还没出现的乌鸦都抓来检查。
你看,这根本不现实嘛。
所以要想证明“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是做不到的,但反过来,我们对这个命题,可以进行证伪。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找到一只乌鸦,不是黑色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错的,反之,我们就暂且承认这话是对的。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了,乌鸦是有白色的,但这并不妨碍在没发现白乌鸦之前,我们把乌鸦都是黑色的,当成真理来使用。这是有其适用性的,否则人就乱了,没有任何可相信、可支撑的东西了嘛。
回到刚才所说,为什么说出乎意料,是情理之中的?不是因为我们没法找到那些,只遵循计划轨道去走,从不出错的例子,而是,生活中我们很轻易就可以找到这样那样的意外,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去忽视的。
你非要把它消灭掉,让所有事情都按剧本去走,怎么能不累,不痛苦,不焦虑?
OK,现在你已经明白,意外总是存在,出错不可避免。你可能会问,那又怎样,结果不还是没变吗?我们还是要更少地让意外发生,做更多准备不是嘛!
额……也没错。可前面也说了,这样子你会很累,累也就算了,关键还没办法消灭意外,何苦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坐而待毙?其实也不是,既然意外不可消灭,那我们就应该反着来:不是练习不出错,而是应该练习,出错后,如何补救。
意外不可避免,那就学习下,出错后怎么办,不就好了嘛!
就像过几天,你有一次上台演讲的机会,很多人会做的准备是“如何做到不出错”,他们的练习方法,往往是这样的:
xxx,xxx,xxxx,xxo……x,错了,重来;
xxx,xxx,xo……,又错了,重来;
xxo……哎,又错了,开头是xxx,不是xxo,重来……
好,接下来你千辛万苦,终于磕磕碰碰的练成了勉强不出错的版本。可到了现场,你看着底下黑压压人群的脑袋,直接懵了,完全忘了接下来要讲什么。
结果这场演讲,当然是失败了。
你觉得是因为准备不足,不够熟练,所以临场紧张就想不起来词了,下次,下次一定准备充分,背的滚瓜烂熟。
可是你知道吗?意外是永远存在的,不管你准备得再充分,想好所有的应对方案,你都没法保证100%滴水不漏,而这,只是徒增自己的焦虑而已。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应该准备不出错的版本,而是要去练习出错,学会出错后,怎么办。最好的演讲者和主持人,不是不会出错,而是懂得随机应变,知道出错了怎么办,忘词了又该说些什么缓和气氛和紧张的情绪,从而继续让演讲继续下去。
演讲尚且如此,更何况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呢?出错真的是不可饶恕无法补救的吗?不是吧,我想大家都只是自己太紧张了,自己吓自己而已。
挽回时不知道怎么说,害怕说错话,怕把气氛弄得更僵,关系更加恶化,这样的心理是很正常的,可越是害怕,你在面对对方时,就会越紧张,这时你准备多少不出错的版本,和突发状况的预案,都不足以应对的。
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游刃有余,不是不出错,而是要练习出错,让自己习惯出错,经历的错误多了,你会更平静,也更能自然的应对。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在理,可是,你的准备可别搞错方向了,与其去严密死守那些错误状况,倒不如放开来,练习下出错后怎么保持平常心吧。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慌慌张张的问,老王,我又搞砸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放松,想想怎么补救不就好了,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嘛。